【南康視角】上海市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建設十周年印象(三)
【前言】
從2011年1月28日至今,上海市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已滿10年。上海市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建設對于房產稅的征收至關重要。小編采訪了南康科技參與上海市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工作長達十年的張春雷,請他簡要介紹上海市現行的房產稅政策、信息化建設的難點和解決之道。
在十年的試點過程中,誰納稅、納稅面積多少、納稅房屋單價多少,一直是上海市房產稅征繳過程中的難點。本篇張春雷重點介紹南康科技如何圍繞著上海市房產稅征收難點探索解決之道。
“誰納稅、納稅面積多少”的難點,可以通過查詢系統的核心比對功能來解決。核心比對功能以稅務部門開具的房產稅認定單上的家庭成員作為查詢基礎,到全市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庫和網簽備案信息庫中進行查詢。
核心比對功能最大的難點是提高比對效率和正確率。我們通過技術調優和構建異議結果庫,來保障比對效率和正確率,通過大量數據的測試以及人工校驗,驗證了核心比對功能的可靠性,以此出具的查詢結果單為稅務部門認定納稅人及納稅面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納稅房屋單價多少”的難點,則通過評估系統提供的全市統一核價功能來解決。核價功能的技術難點是怎么通過房屋地址準確找到評估公司維護好的小區基價,然后再疊加相關的預設系數智能計算每一套房屋的單價。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開發了智能的地址尋址功能,構建了尋址基礎庫并不斷進行完善,準確實現了房屋地址與小區地址的智能匹配,從而找到小區基價。目前我們已經制定全新的技術路徑,把最關鍵的小區基價和基礎樓盤表進行關聯,構建全新的價格基礎庫,如此一來通過基礎樓盤來找到小區基價更加快捷準確,同時新的技術路徑也為全量自動評估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我們正在與稅務部門一起制訂新的信息共享規則,加速信息流轉,提升效率,降低差錯。
未來已來,上海市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建設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圍繞著新一輪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建設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基礎信息庫的構建,如房屋基礎信息庫、權利人信息庫、家庭信息庫、特殊群體信息庫、房屋價格信息庫等,同時按照先行先試、科學決策、穩步推進的工作原則優化多部門協作流程,提升購房人納稅便利度和透明度,更好地提升政府服務能力。
在上海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建設十年的過程中,最大的感受,唯有“感恩”二字。
這十年,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見證了國家日益強大的科技研發水平。
這十年,我們和用戶方并肩作戰,感恩用戶方給予的多方面支持與幫助,多次組織各類行業專家進行多方多輪方案評審,嚴謹細致,并提供很多寶貴的指導意見,使得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建設更加順暢、合理。
這十年,感恩團隊每一位成員,他們的盡心盡責贏得了用戶方的一致肯定,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口碑。
十年,厚積而薄發。在新一輪的房產稅試點信息化工作中,我們希望攜手更多的業內、同行,分享上海房產稅試點十年的信息化建設經驗,提供豐富的多元化服務,為數字城市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述采訪全文,即將在《超圖通訊》第77期發表,敬請關注?。?/span>